细雨润草原,欢歌庆双节。鄂托克前旗希泊尔驿站在这场别开生面的文旅活动中,迎来了周边市区县游客,共同开启了一场融合传统文化与草原风情的假日体验。
2025年10月1日,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希泊尔驿站在微凉的秋雨中迎来“草原共明月·华诞谱新章”国庆中秋双节嘉年华的首日开幕。细雨拂去尘埃,草原空气格外清新,湿润的草场在微风轻抚下散发出沁人芬芳。
尽管天公不作美,游客热情却未受影响,截至活动全面启动,已接待来自鄂托克前旗及周边市区县的游客约600人次,现场氛围热烈而有序。
细雨迎宾:文旅融合激活草原金秋
下午1时起,游客们陆续抵达驿站签到区。工作人员身着精美蒙古族传统服饰,热情引导游客完成签到,并发放内含活动手册、餐饮券、纪念徽章的精美礼包。
签到区特别设置的国庆与中秋双主题背景墙前,不少家庭驻足合影,记录下雨中草原别样的节庆时光。
“我们是从附近旗县专程赶来的,听说这次活动有非遗体验和草原娱乐,特意带孩子来感受。”一位正在签到的游客笑着说道,尽管细雨绵绵,但草原在雨雾中更显壮阔,别有一番风情。
下午2时30分,开幕式在庄严的合唱中正式开始。马头琴乐队奏响悠扬迎宾曲,蒙古族歌舞团献上经典舞蹈,瞬间点燃全场气氛。
相关负责人在致辞中指出,本次活动是鄂托克前旗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,通过国庆、中秋双节主题与草原文化的有机结合,为游客提供多元化的节日体验。
非遗市集:传统文化在细雨中获得新生
非遗市集在细雨微濛中热闹开市,成为首日活动的一大亮点。手工艺区内,毡绣、扎染、糖人、面塑等非遗技艺现场展示,匠人巧手翻飞,吸引游客驻足观摩与选购。
在月饼DIY区域里,工作人员现场指导游客制作蒙古族特色月饼,奶黄、红枣、紫薯等特色馅料香气四溢。家长与孩子齐心协力揉面、包馅、压模,成品装入定制礼盒,满载团圆心意与劳动喜悦。
“让孩子亲手做月饼,既体验了传统手艺,又感受到中秋文化,比买来的月饼更有意义。”一位正帮助孩子包装月饼的母亲表示。
与此同时,“草原祝福”蒙古特色手链创作汇也吸引了大批手工爱好者。参与者根据个人喜好,将蓝、绿、红、白、黄等主题色的珠石与迷你马鞍、弓箭、云纹片等蒙古族特色配饰串联起来,编织成一条条寓意吉祥的独特手链。
草原竞技:传统与现代的激情碰撞
竞技与娱乐区域同样人气高涨。“草原神射手”趣味射箭挑战场上,游客们弯弓搭箭,虽天降小雨,但热情不减,每当安全吸盘箭命中靶心,便引来阵阵喝彩。
斗地主擂台赛室内,牌友们运筹帷幄,激烈角逐,“每日棋王”的称号激发着大家的参与热情。
最受家庭游客喜爱的沙嘎游戏大赛,将古老的蒙古族传统游戏与现代竞技趣味结合,儿童组与成人组分别角逐,优胜者赢得精美手工奖品,欢声笑语中传递着非遗的活力。
草原体验项目更是将活动推向高潮。骑马体验与教学区,游客在专业教练指导下,或于马背初步适应,或组队进行短途草原骑行。细雨中的草原别有一番韵味,马蹄轻踏湿润的草甸,构成一幅动感而和谐的画面。
草原夜色:烟花照耀雨后天幕
傍晚5时30分,庄重的开羊仪式为草原盛宴揭开序幕。长者诵念传统祝福词,厨师展示精湛的烤全羊分切技艺。游客在宽敞的宴席区享用无限量供应的草原美食。
席间敬酒、献哈达等礼仪演示,让宾客深度感知蒙古族的待客之道与饮食文化。
晚7时,国庆中秋主题晚会在驿站主舞台精彩上演。马头琴的苍凉悠远、蒙古族民歌的高亢嘹亮、中秋诗词的深情吟诵、现代民族舞的灵动奔放。
晚会结束后,雨势渐停,夜空如洗。晚8时30分,盛大的篝火晚会点燃了草原的激情。游客们手拉手,在专业领舞的带领下,跳起热情奔放的安代舞,荧光手环在夜色中划出绚丽光轨。
随后,以“月满草原”为主题的烟花秀将首日活动推向最高潮。五彩烟花在澄澈的夜空中绽放,与皎洁的明月、朦胧的草原、欢乐的人群共同绘就一幅壮丽画卷,现场惊叹与欢呼不绝于耳。
烟花落幕,意犹未尽的游客可选择参与自由露营赏月活动。驿站提供的帐篷租赁服务备受青睐,防潮垫、睡袋一应俱全。
中秋灯谜互动区也围满了开动脑筋的游客。细雨洗礼后的草原夜空格外清澈,星月交辉,凉风习习,为首日嘉年华画上了一个宁静而浪漫的句号。
草原细雨没有阻碍游客的热情,反而为活动增添了别样情趣,为后续六天的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,成为鄂托克前旗“文旅+体育”发展之路的又一创新实践。
此次“草原共明月·华诞谱新章”国庆中秋双节嘉年华首日活动,成功将国庆的庄严与中秋的温馨、红色文化的厚重与草原非遗的鲜活、自然生态的壮美与民众参与的热情融为一体,不仅为游客带来了多层次、沉浸式的文化娱乐体验,也显著拉动了本地假期文旅消费,为后续六天的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,更成为展示鄂托克前旗文旅融合发展成果的一张亮丽名片。
标题:草原双节嘉年华首日开幕 细雨润泽,游客畅享文旅盛宴
地址:http://www.ieebuy.com/oedsjj/43636.html